至质检总局全面复核我国现行有效法定国家计量基准
11月29日,质检总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经依法全面复核,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定国家计量基准共177项,其中包括经技术改造升级新批准启用的35项国家计量基准。通过参与国际计量比对,其中的12项处于国际水平,115项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计量基准技术水平代表国家计量量值的源头,体现高丈量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1。据介绍,经过本次复核后,我国存量法定国家计量基准177项,涵盖几何、热工、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专业领域,分别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航工业304所等8家单位负责保存和保护,并依法向全社会展开量值传递服务。为方便社会各界了解查询,质检总局组织编集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基准名录》,并予以公布。
”郝际平认为新启用的35项国家计量基准全部为自主知识产权,触及力学、几何量、电离辐射、化学、无线电、声学、光学、电磁和热工等9个计量专业领域。经过技术改造后,在丈量范围、丈量不肯定度和自动化程度方面得到提升,其丈量和校准能力经过国际比对和互认,技术指标均到达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在科学计量研究方面获得的又1批重要科研成果的高体现。也预示着我国国家计量基准提升工程获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供更加精准的丈量技术服务,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困难,进1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
质检总2)质量磨损的物理意义为磨损实验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局计量司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2015年以来,质检总局牢牢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组织全国计量技术气力,聚集计量资源,依法对我国保存保护的原有183项国家计量基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技术和管理复核,结果已由质检总局依法公告(质检总局公告2017年第62号)。其中批准启用了35项经技术改造升级的计量基准,暂停12项计量基准并启动了技术改造升级工作,淘汰废除6项不适应当前计量发展工作需要和GB/T 22796⑵009 被、被套技术水平落后的计量基准。此次发布国家计量基准,就是为了增进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计量,特别是推开工业企业能够更好地认识计量、利用计量,将计量元素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售后全进程,推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对新发布的35项国家计量基准进行了解读。该负责人表示,我国的国家计量基准通过参与国际计量比对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丈量标准保持等效1致,其水平决定了我国在国际丈量领域的话语权。如在质量计量方面,我国以1kg质量基准装置能力为基础,签署的《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评价实验报告互认协议》(OIML MAA),在质量领域实现了1次测试、1张证书、互认,避免了相干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复检测,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据悉,我国计量工作将以服务产业发展和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延续建立、改造、提升1批国家计量基准,加快量子计量基准和新型国家标准物资研制,推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建设1批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计量科技服务基地、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需关键参数丈量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困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保障和企业技最后构成1个桌面的形状术创新。
编辑点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共同构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而计量基准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和计量体系的量值源头,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和质量发展的现实能力与水平。